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新能源将成为2009年投资主流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1-08  浏览次数:267
新年伊始,国家“十城千辆”电动汽车启动暨百辆混合动力公交车投放仪式在武汉举行,开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破冰之旅,标志着我国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

  在全球经济低迷、汽车行业遭遇重创的时代背景下,这场以“科技、环保、节能”为导向的“绿色革命”,正在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汽车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可持续发展成趋势 新能源汽车迎来历史机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如日中天,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888万辆,连续7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08年上半年,我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双双超过500万辆,同比增长16.7%和18.5%。直到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的8月,中国汽车产销下滑才初露端倪。

  汽车业高速增长和市场需求的井喷行情,掩盖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矛盾,国内一些主流汽车厂商热衷于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片面追求“销量”“市场占有率”和“利润”,而对技术创新、创建自有品牌、研发未来新能源汽车等投入不足,进展缓慢。

  实际上,在当今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全球石油资源紧张、石油价格波动频繁的年代,机动车的高速增长正在给城市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赵宝江说,城市小汽车的过度使用,除带来交通拥堵外,最显著、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能源消耗。目前,我国交通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能耗将上升到30%,超过工业能耗。

  国内的石油消耗,在汽车用油上增幅最大,随着机动车的高增长趋势,汽车用油仍在加速增长。目前,我国石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007年,中国净进口原油高达1.6亿吨,国内生产原油1.87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46%,并呈现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机动车迅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我国大城市交通所面临的又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城市交通污染已经上升为我国城市大气和噪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交通拥堵比较严重的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以及颗粒污染物占城市大气污染物40%以上,高的城市达到60%。

  机动车所排放的污染物在城市总污染源中的比率每年增加2个到3个百分点。在机动车尾气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主要污染源的同时,交通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一些城市主要干路的噪声普遍超过了70分贝,已上升为城市噪音的最大污染源。

  新能源汽车作为现代交通领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已然成为全球汽车企业争夺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能率先实现新能源在汽车上的产业化应用,谁就能占据未来的发展先机。

  市场与科技的融合催生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交通的主要构成是公共汽车与自行车交通,全国城市中的汽车不足200万辆。而截至目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了1.68亿辆;汽车保有量达到了6289.3万辆,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35倍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均超过100万辆,而北京市则达到340万辆,私人小汽车约180万辆,其拥有率接近60%。

  赵宝江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正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每年进入城市的人口达到惊人的1300万人左右。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交通需求无疑仍将不断增长。

  美国一家汽车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10至20年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市场优势转化成经济靠什么?靠科技,靠自主知识产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全国知识产权法权威专家吴汉东教授说,中国每年的专利受理总量已突破200万大关,但专利成果转化率不足10%,绝大多数科研成果自诞生之时起,就被束之高阁,难以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专利持有的个人或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孵化。

  就新能源汽车研究成果而言,从北京的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到武汉众多高校,年年层出不穷,但由于缺乏用户需求和较具规模的设计、制造基地,多数技术没有得到转化利用。

  科技部部长万钢说,经过“十五”以来的技术攻关,我国节能与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逐步走向成熟,自主开发的各类电动汽车已小规模进入市场进行示范运行。

  国内一汽、东风、上海大众、长安、奇瑞、中通、北汽福田和京华客车等企业自主研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囊括了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轿车、燃料电池客车和纯电动场地车等,成就了奥运史上种类最多、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绿色环保服务车队。

  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启动电动汽车研发和运营的武汉,近年已为电动汽车建充电场站28个。目前,全市投入运营的319台各类新能源汽车运营总里程超过1600万公里,运送乘客超过3000万人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00吨,节油1100万升,其示范效应已全面凸现。

  科技部专家认为,占据消费市场优势和科技开发优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旦得到完美融合,其发展定会呈现厚积薄发的景象。

  政策的扶持与支持引爆新能源汽车的“绿色革命”

  在北京奥运会上,570多辆奥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零故障”“零排放”示范运营,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短时间内,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的一项又一项突破,同样让世界惊叹。

  经过北京奥运会的实战演练,我国已有7款国产新能源汽车获得“准生证”。

  令民族汽车工业界尤为振奋的是,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又推出的“十城千辆”计划,将在连续3年内,每年发展10个城市大中城市,每个城市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推行1000辆新能源汽车进行商业化示范运行,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6日在武汉投放的首批10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每辆成本达80万元,比目前普通公交车成本高约35万元。而科技部和财政部推出的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扶持和激励政策,将补贴每辆车20万到26万元。

  未来三年,武汉市还将投放40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500辆纯电动轿车和600辆混合动力轿车。

  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武汉表示,预计到2012年,国家将通过税收及财政补贴的方式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投入200多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国在开始对商用车实施“国Ⅲ”排放标准之后,又调整了汽车消费税,大排量(3.0升以上)乘用车的消费税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而排量在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通过了《成品油税费改革方案》。这一论争了十余年之久的税费改革政策,在今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时,虽波澜不惊,但与国内同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相配合,势必会给我国的汽车消费理念、消费结构、产品结构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

  专家评述,在政策引导和消费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武汉掀起的这场“绿色风暴”,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向可持续发展轨道转变的节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