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红梅,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刘贺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董海立,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国宝,住房城乡建设部燃气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上海燃气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莫非,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晓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与供热分会副理事长李颜强,河南省城镇燃气协会理事长、郑州华润燃气副总经理陈豫,浙江省燃气协会理事长万向伟,四川省燃气协会理事长罗龙以及华润燃气副总裁龚志荣,中国燃气副总裁匡晓东,新奥能源副总裁张金玉,港华智慧能源高级副总裁席丹,深圳燃气副总裁杨光,重庆燃气副总常蛟等领导出席会议。中燃协智能气网专委会视频号、中国工业报对论坛进行全程直播。

中燃协智能气网专委会主任、北京燃气副总经理段卫东
主论坛上半场由中燃协智能气网专委会主任、北京燃气副总经理段卫东主持。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董海立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董海立在致辞中介绍,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近年来,燃气事业蓬勃发展,全省各类燃气管道长度达到32万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9.28%。95%以上的管道燃气企业已经建成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各市县也基本实现对城市建成区、高风险区域管道燃气运行的智能监测。数字赋能已成为河南包括燃气行业在内的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司副司长张红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司副司长张红梅在致辞中强调了本届论坛的重要意义。她指出,本届论坛紧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一方面倡导安全可靠的韧性建设,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燃气行业的规划、建设、发展、治理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推动以数据、技术、场景的深度融合,助力智慧燃气发展。在技术的普惠性、数据安全、区域协同等领域持续突破,赋能燃气体系新范式。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就燃气行业韧性建设与产业联动数字化发展提出三个方面的体会:一是锚定实际需求,明确智慧燃气工作重点;二是加强示范引领,提高智慧燃气水平;三是不断开拓创新,推动智慧燃气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刘贺明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刘贺明在致辞中表示,行业应深入学习中央城市工作贯彻会议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在这一过程中,燃气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正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贯彻落实燃气安全监管、气源保障、服务质量提升等各项工作部署,共同推动城市燃气事业健康发展。另外,加强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构建稳定的产业链生态。

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龚志荣
本届论坛常务轮值单位——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龚志荣在致辞中介绍,华润燃气作为国内最大的燃气企业之一,发展至今,拥有270余家成员公司,分布于全国25个省份的76个地级市,服务用户超6000万户,管网长度30余万公里,具有规模大、分布区域广等特点。面对安全管理的难度和挑战,华润燃气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科技赋能,系统全面地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稳定用气。面向未来,华润燃气将深入实施“科技兴安”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系统推进人工智能在高价值业务场景的深化应用,加速建设全链条覆盖、全要素感知、全流程闭环、全场景穿透的智慧安全管控体系,为行业发展继续提供华润方案,发挥新价值,作出新贡献。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
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受到包括燃气行业在内不同行业的关注。在主旨演讲环节,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带来了《微纳感知赋能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精彩报告。孙立宁介绍,智能微纳传感器是智能机器人实现周围环境感知、自身状态感知及人机智能交互的关键和基础;气体传感器是赋予机器人拟人嗅觉,促进机人智能化决策,而机器人具身智能为气体传感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市场。微纳传感技术结合AI大模型,将实现AI视嗅等多传感融合,并产生智能识别、智能规划、智能追踪与定位等新功能,促进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创新演化和发展应用。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晓刚
在智慧燃气发展的浪潮中,技术与管理的创新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晓刚在《城市燃气管道腐蚀大数据技术与智慧管理平台》的报告中分享了在北京大方居城市燃气管道腐蚀智慧化平台建设的情况,并介绍,平台能够实现对燃气管道阴极保护参数、交直腐蚀速率及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可实现对阴极保护效果、杂散电流干扰水平及环境腐蚀性自动分级评判,云图呈现,智能识别风险管段;平台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管道环境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满足各种复杂场景下的监测需求;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通过“端+云+大数据”架构得到管道腐蚀寿命智算模型,实现管道的智能化管理。

中燃协智能气网专委会秘书长、航天能源总经理张铁军
主论坛下半场由中燃协智能气网专委会秘书长、航天能源总经理张铁军主持。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处副处长王纪伟
在管理层面,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处副处长王纪伟带来题为《强化领导统筹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的报告。近年来,河南省按照住建部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河南中部省份经济欠发达等实际,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主要做法包括领导重视、健全推进机制、强化技术支撑、统筹整合集约、突出建设重点、明晰建设责任、坚持业务引领、预警联动处置。下一步,河南省将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做好河南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燃协智能气网专委会名誉主任,北控智科党委书记、董事长高顺利
在智慧燃气生态构建方面,中燃协智能气网专委会名誉主任,北控智科党委书记、董事长高顺利在《以新拓能,构建燃气多元生态场景》的演讲中分析了“AI+”构建智慧韧性的燃气生态,融合数字化技术实现供应与服务的动态适配,打破线性模式局限,提升系统对复杂环境的自适应、自愈与进化能力;以抗风险能力为核心,从“保障供应与服务”升级为“产业链价值共创”,构建“能源服务”新生态,并展望了行业从“智慧燃气”到“能源生态”的演进。

华润燃气智数部总经理苏文戟
聚焦企业实践,华润燃气智数部总经理苏文戟在《以智兴安,打造燃气安全输配数字化转型标杆》中分享了华润燃气安全输配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构建底座能力,打造安全领域关键环节数字化应用,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转变业务运营模式等四大举措,基本实现华润燃气安全输配数字化转型。展望未来,华润燃气聚焦“科技兴安”,深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全员数智素养,推动安全管理运营模式转型升级,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引领燃气高质量发展·十大智慧燃气优秀应用案例”发布
主论坛上重磅发布了“2025引领燃气高质量发展·十大智慧燃气优秀应用案例”。这些案例既是企业深耕实践的成果展示,也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标杆示范,在燃气行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引领行业向智慧化方向加速发展。

“赋能‘最后一公里’,智慧燃气如何优服务、强体验”圆桌论坛
燃气管道安全不仅是保障安全的重要防线,更是提升用户服务体验、践行民生承诺核心战场。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与服务升级,为“最后一公里”注入智慧动能,成为全行业共同关注焦点。在主题为“赋能‘最后一公里’,智慧燃气如何优服务、强体验”的圆桌论坛上,上海市燃气管理事务中心孙永伟、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李颜强、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副秘书长张春田、中裕能源燃气集团总裁彭军、深圳燃气副总裁杨光、腾讯云计算智慧能源首席行业专家孙福杰等燃气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技术供应商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多方力量,聚焦户内安全与用户服务,围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服务升级,实现服务质量提升与用户体验强化,推动智慧燃气技术在用户端的广泛应用和高效运行”开展对话,为智慧燃气赋能“最后一公里”献计献策。重庆燃气集团副总常蛟主持圆桌论坛。



第十一届中国智慧燃气发展论坛由江苏省燃气热力协会信息工作委员会、汉威科技、先锋电子、腾讯云、数字政通、航天拓扑等共同协办。论坛同期举办“中国智造·燃气数智体验展”,航天能源、晶湖科技、威星智能、金卡智能、先锋电子、安耐捷、天津庆成、百瑞生、华霖富等2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了最新智能化燃气产品与智慧解决方案。